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的通知 |
||||||||||||||||||||||||||||||||||||||||||
| 发布人:王健 编辑:王健 2017-11-17 | ||||||||||||||||||||||||||||||||||||||||||
|
|
||||||||||||||||||||||||||||||||||||||||||
澄经信投资〔2017〕18号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 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的通知
各镇(街道)经服中心,高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经发局: 根据《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发布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指南及组织项目申报的通知》有关要求,现就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指南及组织项目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领域 2017年,重点对智能制造等方面确定的先行先试领域进行支持,包括:探索建设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探索建设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和探索建设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二、组织申报事项 (一)申报基本条件 1.申报单位为在无锡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 2.申报单位依法经营,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与核算体系;生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近五年内无严重失信行为。 3.申报项目符合国家、省及市产业发展导向,符合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支持的条件,发展目标明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 4.项目程序合法、手续齐全完备。 5.按照要求向无锡市经信委报送企业生产运行、投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统计报表,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审计、绩效评价等资金监督管理工作。 (二)申报项目条件 1.申报项目是我市存量企业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的工业技改项目和新建项目(包括存量企业新注册公司的投资项目),符合《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确定的范围。 2.单个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含)。 3.申报项目必须是于2016年1月1日后建设,且于2017年10月30日前竣工,未享受过江苏省、无锡市财政资金扶持。项目智能化技术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同时项目购置的智能化设备应符合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重点鼓励应用智能化设备目录(见附件3)。与智能化设备配套使用的软件系统,以及项目建设必须的软件系统等智能化技术也可享受智能化改造专项政策。 (四)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按属地化原则上报。 本次申报采用网络申报。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登录无锡市财政局网站(http://cz.wuxi.gov.cn)首页“公共服务”专栏,点击“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资金申报和服务平台”登录系统,或通过输入网址“http://58.215.18.150:9090/egrantweb/”登录系统,注册登录后进行网络预申报(已注册企业无需重复注册,但须增加2016年单位财务数据),报送准确、真实、完整、有效申报材料,企业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做出承诺。江阴市经信委会同财政局对辖区内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通过无锡市经信委网络受理和核实的项目,由各申报单位登录网络申报系统下载并用A4纸规格打印申请书(PDF格式),并准备相关附件材料,按各类项目申报材料要求顺序装订成册,加盖单位公章,纸质版一式三份报送至江阴经信委。 2.申报时,填报的项目主要内容和数据务必真实、完整,其中项目总投资、技术和设备投资、智能化技术和装备投资、项目绩效等重要数据是后续绩效跟踪的重要依据。已购置技术和装备投资额指的是项目已完成的有效技术和装备投入,务必准确填报。 3.具体申报材料要求、支持的领域和对象、重点鼓励应用智能化设备目录详见附件。 (五)网络申报注意事项 1.请各申报单位或个人注册时认真填写准确的单位和个人信息,以便审核人员能及时与各申报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 2.本通知的文本及各类政策依据均可在无锡市经信委政务网:http://etc.wuxi.gov.cn查询和下载;无锡市信用基准评价系统填报登录网址:http://xypj.wuxi.gov.cn。 (六)申报受理时间 本次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17年11月21日24 : 00,纸质材料送达截止时间为2017年11月24日17:00。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加强项目组织。各板块要加大项目组织力度,组织推荐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优秀企业和优秀项目。 (二)严格规范程序。各板块要严格执行申报项目推荐程序,科学公正地组织本地区的项目申报和推荐工作,确保项目推荐程序公正、公平和操作过程的规范。 (三)严禁弄虚作假。各板块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不得推荐,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获取财政资金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四、联系方式 无锡市经信委智能制造处 李士杰 电话:81821684; 王阿红 电话:81821741; 江阴市经信委投资科 吕英,钱鹏 电话:86861053; 申报系统技术支持 电话:400-675-1236。
附件: 1.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申报材料要求 2.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扶持依据和扶持领域 3.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重点鼓励应用智能化设备目录
江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11月16日
附件1
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 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申报材料要求
一、项目申报所需材料 1.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申请书(在网上申报完毕后,从系统导出的带项目编号水印的项目申请书)。 2.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撰写模板见后)。 3.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无锡市企业信用基准评价报告》。 4.企业申报资料数据真实性、合规性以及项目已竣工的承诺书。 5.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1)单位证照(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 (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3)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无锡市信用基准评价报告》; (4)上两年度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 (5)上年度的纳税证明; (6)项目备案(核准)通知书; (7)技术设备投入的发票及发票清单(税务部门的增值税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8)申报单位认为有助于说明项目情况的其他材料。 二、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模板 (一)项目类别。从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和远程运维服务三种模式中选择一项或多项。 (二)企业基本情况概述。含主要产品名称、年产能、实际年产量及市场占有率等。 (三)项目详细情况。包括:(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期限等基本信息;(2)项目是否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及相应条款;(3)对项目建设使用的工艺、技术、设备、产品方案、资金保障等方面内容的详细陈述和论证;(4)项目竣工情况的描述;(5)项目能耗、环境影响分析;(6)项目预期或已经达到的主要经济和技术指标;(7)项目实施的作用和意义,对建设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或远程运维服务模式进行的探索。 (四)项目购置的智能化技术设备按《2017年度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重点鼓励应用智能化设备目录》进行分类(形成分类智能化设备清单,列出技术设备金额和投资总额),突出智能化技术设备在项目中的使用情况,详细陈述智能化设备的智能性和先进性,以及在探索建设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或远程运维服务模式中发挥的主要用途。
附件2
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 示范切块奖补资金项目扶持依据和扶持领域
围绕智能制造,支持和引导企业试点探索先进制造模式。 一、扶持依据 《关于印发<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切块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锡经信发〔2017〕119号 锡财工贸〔2017〕120号), 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其中智能化技术设备占比达到50%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择优按照不超过技术设备投资的8%予以奖励,对其中采购本地生产的智能技术装备部分,按照不超过15%予以奖励,单个项目的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 二、扶持领域 1.探索建设离散型智能制模式。包括:(1)车间/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建立数字化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产品数据集成管理;(3)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管控中的互联互通与高度集成;(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管理;(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实现计划、调度、设备、生产、效能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等,以上单项或多项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的探索。 2.探索建设网络协同制造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间的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商务等的合作的生产模式,促使资源充分利用。包括在研发设计环节,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同时兼顾生产制造的可行性,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全三维产品关联设计、产品工艺并行协同设计、仿真计算与设计优化;在产品制造环节,通过对制造资源的共享,依托数字化车间,将设计数据转化为产品,并通过对产品设计、制造缺陷的挖掘和反馈,进而实现产品性能的优化和改进;在产品服务环节,基于共同的信息数据标准,加强在产品应用中的数据采集,加强数据管理,将应用数据反馈到设计和制造中,对产品进行改进等。 3.探索建设远程运维服务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设备、系统等远程营运管理、监测优化、技术支持、维修维护等服务,保证生产制造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业务创新。
附件3
2017年无锡市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 切块奖补资金项目重点鼓励应用智能化设备目录
江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11月16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