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以“课研践行 专家领航”为主题,成功举办第二十二次研修系列活动。活动聚焦德育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课例展示、专家把脉、团队共研等环节,探索新时代德育创新路径,为区域德育工作注入新动能。
课题进课堂:让德育在真实情境中生根
活动期间,工作室成员走进四所学校,观摩四节特色德育课例,展现课题研究向教学实践的转化成果。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陈海凤执教《坚持才有收获》,以“坚持挑战卡”为载体,通过学生技能展示、微纪录片等形式,将坚毅品格培育融入生活实践;江阴市毗陵路小学尹桂花在《我爱家乡山和水》中,通过童谣传唱、锡剧体验、社区志愿服务等多元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责任担当; 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张玲燕的《变废为宝》课程,以“调查-探究-行动”三阶段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从垃圾分类实践者进阶为环保理念传播者;江阴市外国语学校沈秋亚通过《生命最宝贵》一课,以家庭采访、生命成长档案等情感体验活动,深化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课后研讨中,工作室成员寇仙霞、徐敏等教师从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德育渗透等维度展开评析,认为课例“实现了情感目标与德育目标的有机统一”“以问题驱动促进学生价值观形成”。
专家领航:为课题研究精准赋能
5月14日,活动特邀江阴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李惠兴进行结题指导。凭借三十余年基础教育研究经验,李秘书长从材料梳理、报告撰写、成果凝练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强调结题材料需分类汇编工作性、活动性、成果性内容,确保成果可追溯;指导报告撰写应遵循“背景-概念-成果-创新点”逻辑闭环,辅以实证案例增强说服力;建议创新呈现利用二维码整合课堂视频、互动课件等动态资源,打造立体化成果体系。李秘书长指出的“从实践到理论”的跃升路径为工作室破解了结题难题,更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聚力共研:绘就德育创新图景
在专家引领下,各课题小组围绕“项目化德育实施路径”“家校社协同机制”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研讨。工作室主持人顾海英表示:“每一次研修都是思维的破茧重生。我们将继续以课题为帆、课堂为舟,在专家与团队的合力中探索德育新可能。”
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探寻可推广的德育实践模式,未来将持续聚焦“五育融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