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要闻
江阴市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专题培训暨“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六期培训班”第四次研训活动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15
 

为深化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文本解读专业素养,5月8日,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育研训室在晨光实验小学开展了江阴市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专题培训暨“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六期培训班”第四次研训活动。全市各小学250名语文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上午的活动在六位教师的古诗词教学精彩展示中拉开帷幕。华东师大江阴实验刘宇雯、?山湾实验金安郁、北大街小学李丽、澄江中心陆晓磊、金童中心赵静和辅延中心袁君琳等老师分别展示了《元日》《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示儿》《浣溪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古诗词教学优秀课例,以情境任务赋能古诗教学,从不同角度解析诗词的意境与情感,并在诵读指导中传递诗词韵味,充分体现“读、讲、诵、写”一体的教学特色。同时,六位老师分别从诗词解读、活动设计与微课制作等方面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心得,为老师们探索古诗词教学拨开迷雾。

下午的活动聚焦“文学性阅读文本的多元解读”。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第六期学员三位年轻教师进行了展示。实验小学王之渝老师以二年级《端午粽》为例,生动演绎低年级课堂的趣味性与生活化;青阳实小包阳炀老师教学四年级《巨人的花园》,探讨童话教学中真善美的感悟和想象力的培养;南闸中心刘丽婷老师则以六年级《墨梅》为范例,借助作者生平资料,引导学生领悟题画诗的特点和精神内核。三节课例以及对于教材解读的阐释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文本解读能力。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梁昌辉带来专题讲座《深度解读:在课标、教材与学生之间建立文化联结》。他提出“文本解读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功夫”,并结合大量课例分析,从理论到实践深刻剖析策略路径。他强调教师需立足课标要求,直接和文本对话,用自己的心去“贴”作家的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梁特的细研深耕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经验及榜样示范。

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夏江萍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对老师们的示范引领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夏特带来了讲座《让古诗词教学诗意盎然》她从诗歌教学价值、教学评价以及诗词深度解读等维度层层剖析,要求教师们做到“夯实诗词素养,锤炼语言品质;解读深入浅出,品鉴独特诗韵;导引趣读深思,创新探究活动”。夏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引领,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纵深实践的路径。

本次活动通过示范展示与专家引领,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文学解读及课堂实践中的研修能力,助力我市小语团队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纠错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苏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