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工作事关民本、惠及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每一个人的利益,与群众联系最紧,与百姓贴得最近,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人社部门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对更好地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助推发展意义重大。我局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在市第五督导组的督导支持下,精心组织,协调推进,扎实推动全局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
一、高度重视、摆上位置,做到部署督导“两手抓”
为确保活动成效,我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是“严”字当头,精心组织筹备。为搞好这次活动,我能从讲政治的高度严肃对待,从反“四风”的高度严格要求,从动真格的高度严密部署,认真把握好活动推进的每一个环节。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反复讨论、多次修改,精心制定了活动方案。二是“快”字入手,迅速动员部署。2月19日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党委立即召开大会动员部署,局班子成员、机关全体、事业单位班子成员,离退休老干部代表 、服务对象代表101人参加动员会议。三是“细”字为要,扎实组织推进。细化活动安排,要求每周有一次学教活动安排;细化学习要求,明确每人学习时间不少于30课时;细化问题查摆,要求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全局已召开各类查摆问题座谈会8个;细化督导工作,建立8个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要求班子成员每人不少于3次调研指导,督促形成一套制度,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
二、率先垂范,接通地气,做到学习排查“两深化”
为确保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我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担当,落实“第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发挥“第一标杆”的示范作用。一是以“五查五纠”树立导向。在全局开展“五查五纠”活动,即:查发展理念新不新,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问题;查精神状态振不振,纠慵懒散漫、消极无为的问题;查工作推进实不实,纠敷衍塞责、执行不力的问题;查作风形象好不好,纠脱离群众、效率低下的问题;查从政为民廉不廉,纠自律不严、办事不公的问题。二是以“五个带头”做好表率。我坚持在活动中带头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谈心、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进行整改,通过自身示范,促进上行下效生动局面的形成。三是以“五位一体”听取民意。广泛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面向普通干部群众、服务对象、离退休老同志、党外人士、行风监督员等对象,以“12333”人社咨询热线、局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电台热线、问卷评议“五位一体”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活动开展以来,已发放征求意见函千余份。四是以“五项活动”深化学习。开展集中学习活动,通过举行领导班子学习会、专题辅导报告、支部书记讲党课、观看《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专题片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中学习,并开设网络学习专栏;开展现场学教活动,计划组织全局学教对象到华西村学习参观,开展“学习吴仁宝,践行群众观”教育;开展专题交流活动,举办“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专题讨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人社工作的改革创新要求,确定29个民生热点难点课题集中开展调查研究;开展系列培训讲座,组织全市村(社区)基层人社专职协理员5批次318人在党校进行轮训,推进人社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三、思危奋进,即知即改,做到整改发展“两促进”
活动开展以来,我组织和带领全局同志坚持不等待、不观望,在学中改、在查中改,做到了整改和发展两促进。目前在整改方面初步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补齐一系列政策短板。完成城乡就业政策全面并轨,实现从城镇职工到被征地农民、再到全体市民的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居保转接城保的女性年龄上限从50周岁放宽至55周岁。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和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保养金待遇水平。填补生育保险空白,实施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免费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二是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启动全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推进人社窗口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务派遣用工专项检查等,不断规范全市企业用工行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三是推进一系列特色工作。启动第二轮全市50人以上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小微企业法人人社政策法规培训,计划今年培训7000人。实现创业宣传“零距离”,将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到工商登记窗口,在第一时间告知创业对象。实施大病年度救助,有效解决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因病致贫问题。高标准运行劳动监察指挥中心,通过黄橙红三色预警、市镇村三级联动,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提升服务能力,免费向企业及个人开放网上办事大厅。
虽然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照全市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推进。下一步,我局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围绕“四风问题”,着力抓好三项结合。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等活动,进一步查找存在的问题,做到内部排查和开门评议相结合,完善政策短板和解决群众期盼相结合,解决眼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社工作的惠民利民便民之举。二是突出“最后一公里”,着力抓好三项建设。狠抓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人社干部队伍。抓好市、镇、村人社窗口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规范就业创业与失业、社会保险、维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五大类业务标准,不断树立人社部门良好形象。加快推进人社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人力资源全员实名制管理,开通手机求职通,建设数字档案中心,实施药店远程监控,进行医院电子病历网上审查,推进社保业务财务业务一体化,高效运行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以信息化助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