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顾宣
他是一个朴实无华的桃农,有着米兰一般的品质;他是一个不畏困难的桃农,有着白杨一般的精神;他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桃农,有着烈火一般的热情;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桃农,有着金子一般的心灵。
情系顾山三十载 阳山桃农今定居
现年61岁的张林华师傅原是无锡阳山的一个普通农民,今年,是他从阳山迁到顾山的第十二个年头。这些年来,他扎根顾山,在红豆之乡这片热土上风风火火地闯出了一番天地,兢兢业业地经营着几百亩桃园。而要说起他跟顾山的渊源,那可得追溯到三十多年前。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搞好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各级人民政府响应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积极鼓励和支持生产队社员个人或合伙经营服务业、手工业、养殖业、运销业等。张师傅借着改革的东风,与顾山水产户郭祖良形成了帮扶对子。在与郭祖良合作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不少顾山农户,与顾山人民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创建起了良好的人脉关系。
90年代,无锡阳山水蜜桃声名鹊起,掀起了一股其他乡镇向阳山学习,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热潮。我镇成立了金顾山水蜜桃专业合作社,张师傅昔日的合作对象郭祖良也改行种起了桃子。张师傅应邀担任技术指导,后来索性定居顾山,在顾山镇上买了商品房,扎根顾山。自己当起了“金顾山”桃农的一员。
政策扶持渡难关 助人为乐强科技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种桃也不例外。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就可能将刚刚成熟的桃子打落殆尽,让桃农一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忆起种桃经历,张师傅感触良多。他说,来这里后也不可避免地遭遇过自然灾害,但在我镇党委政府的悉心关怀下,桃园的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大力支持,确保了顺利渡过难关。
党委政府对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优惠政策,加上土地流转的资金补贴,让张师傅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他干劲十足,在种桃事业上投入了全部心血,尤其重视防病防虫和枝叶修剪,平时精耕细作,辅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种出的桃子总是个大味美,品质优良。
张师傅不仅自己种的桃子品质好,而且从不对育出良种的经验讳莫如深。每当有其他桃农向他讨教,寻求帮助时,他总是一一耐心解答,将科学种桃方法倾囊相授。还不定期组织培训,发放简报,宣传季节变换、防灾等注意事项。在他的指导下,其他桃农也尝到了科技强农、管理富农的甜头,金顾山水蜜桃的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他的带领下,周边100多户原先种植稻麦的农户改种了水蜜桃,水蜜桃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多种渠道助销售 扩大规模再创收
桃子丰收了,可是没有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可不行,水蜜桃的出路问题急坏了张师傅和众多桃农。还是政府搭平台,农户唱大戏,开辟了经纪人代理、桃农自产自销、金顾山水蜜桃交易市场三条销售渠道。因为经验、技术到位,张师傅的水蜜桃质量过硬,客户上门,供不应求。
解决了销售问题,张师傅喜上眉梢。他乐呵呵地告诉我们,现在金顾山水蜜桃专业合作社有2000多亩桃园,共计桃树8万多棵,平均每棵桃树的产量在3500-4000斤。现在每亩桃园能有2万-2万5的毛收入,他打算再扩大经营规模,引进更优质的水蜜桃品种,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同时带动更多桃农扩大种植面积,争取今年年底将金顾山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的桃园发展到3500亩。

